Skip to main content

代尔夫特中文学校    张乐琦(17岁)

指导老师     张霞

我出生在荷兰的一个小镇,周围没有多少中国人。我和姐姐是我们学校里仅有的中国孩子。尽管周围的孩子对我都很好,经常一起玩,但我内心总有一丝感觉, 我和他们不一样。比如,他们每天吃土豆,而我吃米饭;他们注重运动,而我更喜欢看书;他们周末会出去玩,而我每周六都要上中文学校。有一段时间,我很想跟那些荷兰朋友一样,不希望我是特殊的。但是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,我渐渐为我的“不同” 感到骄傲, 它给了我独特的气质。这种气质是从父母血液中透过来的、有着特殊文化的东西。

这种特殊的内涵很多中国人都有,比如做事努力、勤奋向上。在荷兰学校里,中国孩子学习普遍都好。我和姐姐从上学起,就一直是班上学习的头一名;在同学的眼里,我考试高分是正常不过的事——因为我是中国人,我父母要求我学习好,但实际上父母并没有逼过我;从小我就爱看书。无论做什么,只要决定做,就一定认真做好。我想这才是中国孩子学习好的主要原因。

我还注意到中国人看起来都很谦恭、但内心又十分自信。前几年荷兰发生了一个“39号菜”事件,有一个荷兰电视主持人在节目中取笑中餐馆, 而这里中餐馆的反击很特别,除了上街抗议外,所有39号菜一律打折39%,以此嘲笑这个主持人的无知。因为只有不认识中国字的外国人,才靠号码点菜。这是中国人的自信,而这种自信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极度推崇和信任。

我能听懂、而且很赞赏的一句中国古话就是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。  爸爸妈妈从小就经常这么跟我说,教我如何尊重别人、跟别人相处。在我现在看来,这才是一切自由平等的精髓—— 就是每个人在做事时,都能先设身处地想想别人的感受;不希望别人这样对你,也一定不要这样对待别人。在荷兰学校讲述平等自由时,老师都是从“自我”的角度、而不是从“对方”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。现在的叙利亚战争、巴黎恐怖袭击、以及欧洲的宗教冲突, 尊重不正是问题的关键吗?可是中国人两千多年以前就明白尊重之道了 。 

我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。2015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“中华寻根之旅”活动,在丽江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多星期。在那里我不仅看到了绮丽的自然风光,还领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、以及这些文化的质朴和和谐。我认识到中国之美在于历史,历史之美在于文化,而文化之美在于人。在我生活的荷兰小镇,并没有多少中国元素;而我希望能通过我和我的努力,让周围的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之美。